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按摩
更新时间:2012-10-29 15:32:34

脸部适度的按摩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并增加皮肤的滋润 度。所以按摩在皮肤保养的程序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按摩动作与重点

按摩的动作,基本上是要依据皮 肤组织的生长方向,进行规则性的按 摩程序。也就是把握「由理而外」、 「由下往上」原则,手指微微弯曲,以 中指与无名指的指腹接触皮肤。切记 不可使用指尖按摩,因为指尖无法控 制压力程度,容易抓伤皮肤。

正确的自我按摩法

按摩前,应先把手洗乾净.再选 择无刺激性、含自然成分、适合个人 虏质的按摩霜,依皮肤组织的生长方 向进行如右圆规则性的按摩程序:

按摩时间的控制

按摩很舒服,但是时间的控制很 重要!按摩过了头,对皮肤又是另一 种伤害?一般而言,按摩时间不宜太 长或太短,要视个人的皮肤性质、状 况和年龄、气候而定。

1.以中指及无名指的指腹从正前 额,以螺旋方式往两边滑.在太阳 穴处跷圈圈,进行指压。

2.左手放在太阳穴上,右手用 及无名指在额头向左依次跷圈圈 最後放在太阳穴指压。

3.在正前额用左右手往上、下滑动 数次後,在太阳穴指压,切勿拍打 出声。

4.用中指及无名指的指腹在眼睛下 缘、眼皮、眉上来回轻轻地按摩至 太阳穴三次,眼下皱纹深及有眼袋 者可多按摩几遍。

5.沿着眼周、鼻侧及眉绕圈,第三 圈从眼窝轻按眉骨神经点至太阳穴 指压。固定在眉骨下方的神经穴道 按压。

6.在双颊.由下往上、由里而外, 绕圆圈至太阳穴指压。

7.在嘴唇上下分成六个动作,下巴 处以中指及无名指分中间、左边、 右边双手交叉按摩,人中及左右嘴 角纹以中指按摩即可.再轻按鼻子 几下。

8.用掌腹在脸颊部位,顺著皮肤纹 路往上轻拍。下巴松弛者.可按摩 几下!

你的皮肤需要怎样的按摩?

1.正常及偏乾性的肌肤:正常及偏乾性皮肤宜多按摩, 通常,中性皮肤一星期按摩10-15分钟即可;至於偏乾性 的皮肤虽然不易长粉刺、面疤,但容易乾燥脱皮.尤其眼周 和两颊易长小皱纹、最好每天晚上按摩3-5分钟,尤其是有 皱纹的部位更是需要。绝对不可忽略了按摩的功夫,尤其是 秋冬季节。平时就要多多按摩几下。

2.多皱纹的肌肤:平常就不可忽略按摩的工作,尤其是 在秋冬季节时。

3.二十五至五十岁属於油性或敏 感性的肌肤:敏感性的肌肤最好尽可 能少做或完全不要做脸部的按摩,即 使是乾条的秋冬季节也只要稍稍按摩 擦一下即可,一星期约 3-5分钟就 好。特别是有毛孔阻塞者,由於其很 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按摩反而容易产 生过敏,引起敏感面庖。所以有毛孔 阻塞现象的异常皮肤,暂时不按摩或 局部按摩即可。大体而言,这类肤质 不需要太频繁的按摩,只要在春夏季 节时,每周进行一至二次,每次约5- 10分钟的按摩即可。

4.二十五至五十岁属於中性的肌 肤:绝不可忽视按摩的基本功「至少 每周要进行一至二次的脸部按摩,每 次约10一15分钟。

5.二十五至五十岁属於乾性的肌 肤:平时即需要常常按摩,尤其是秋 冬季节更要加紧按摩,每周至少一至 二次,每次约15-20分钟。

6.眼周及两颊皮肤较乾的肌肤: 绝对少不了按摩的工作,尤其是秋冬 季节,每晚都要进行 3-5分钟的脸 部按摩。

7.面疤性的肌肤:完全不需要按 摩。因这类皮肤皮脂分泌旺盛,按摩 反而易使细菌传染更快,导致面疤更 严重,易引起其他副作用。因此护理 这类皮肤时,必须加强调理肤质。但 青春期过後的皮肤,如果只是偶尔长 暗疮,仍可照常按摩.但需加强乾燥 及皱纹部位的局部按摩。

8.五十岁以上的肌肤:千万不可 忽略按摩的工作,每周至少要进行二 次,每次约15-20分钟。

  • 美容资讯
  • 皮肤美容
  • 综合
  • 美白
  • 祛斑
  • 祛痘
  • 抗皱
  • 保湿
  • 控油
  • 防晒
  • 面膜
  • 化妆
  • 除皱
  • 嫩肤
  • 激光祛斑
  • 激光美白
  • 激光祛痣
  • 男士护肤
  • 发型
  • 网友经验
  • 如何抗皱
  • 抗皱产品
  • 抗皱面膜
  • 抗皱方法
  • 抗皱眼霜
  • 抗皱食物
  • 如何防晒
  • 防晒方法
  • 防晒食品
  • 防晒产品
  • 防晒问答
  • 补水面膜
  • 中医面膜
  • 自制面膜
  • 面膜常识
  • 药妆
  • 化妆常识
  • 化妆技巧
  • 补妆
  • 卸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